为推进高校大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引导大学生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做百年历史的感悟者、红色精神的弘扬者、伟大事业的建设者,hbs02红宝石线路组织开展校领导讲思政课活动。
5月18日,我校副校长刘春斌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导入展开,重点就“为何要建设美丽中国”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讲授。
第一,以史为鉴,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刘春斌副校长首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强调了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水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着文明兴衰演替。生态可承载文明之舟亦可覆文明之舟,古今中外,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演替,这样的子不胜枚举,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生态良好的地区,正是先有了“生态兴”,当地勤劳智慧的人民才创造出闻名世界的灿烂文化,实现了“文明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要求我国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加剧了了地区间的不平衡。
第二,以民为本,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了大幅度提升。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总体幸福指数得到大幅提升,老百姓忆经从过去“盼温饱”到现在“盼环保”,从过去“求生存”到现在“求生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包括更高水平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还包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一段时间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民心之痛,成为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改善民生,造福人民始终是党的目标追求,因为民之所盼,即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第三,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四,命运与共,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国大国责任担当。中国是大国,搞好生态环境,既自身受益,又对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大贡献。当前,尽管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任务十分艰巨,但中国仍然以最大决心和最积极态度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为全球环境治理、生态安全作奉献。这既为中国的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说服力、感召力。
最后,刘春斌副校长引用了古印度的一句格言结束了本次的课程内容:“空气、水和土地,不是父辈给我们的礼物,而是我们向子孙后代的借款。
听完刘春斌副校长的讲课,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将更加珍惜当下的绿水青山,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尽一些努力,如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减少使用一次性永平等,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