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关于印发《hbs02红宝石线路关于打造四维立体课堂推进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表时间]:2022-12-20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数]:

应科院党字〔202242

关于印发《hbs02红宝石线路关于打造四维立体课堂推进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现将《hbs02红宝石线路关于打造四维立体课堂推进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hbs02红宝石线路

关于打造四维立体课堂推进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西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20223号)和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的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教社科〔2021〕2号)文件要求,着力推进我校“大思政课”高水平建设,构建课堂、校园、社会、网络四维“立体课堂”,形成思政课第一、二、三、四课堂联动的思政育人新模式。现根据我校建设实际,特制定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我校“大思政课”建设,构建思政课四维立体课堂联动的思政育人新模式,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跟时代发展,贴近学生实际,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善用社会大课堂,活用校园小课堂,巧用网络新课堂,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思政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建设目标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完善思政课程建设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四维立体课堂形式使学生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显著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充分发挥示范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全面形成深入开展思政课程建设的良好氛围。

——培育一批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政课第一课堂示范课程。立足第一课堂建设、聚焦回答好学生关注点、社会焦点热点、网络争论点、教材重难点等问题,引导学生活用二三四课堂,结合我校学生养成教育工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深入学习,进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有机融合各门思政课建设。

——形成一批课内外相结合的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项目。立足第二课堂建设,构建思政课教师与校内各方力量共同组织、参与教学的工作体系,运用沉浸式、体验式等方式,采取互动交流座谈等形式,积极打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师生同台”思政课。推进“立体课程”建设,通过“专题+艺术”的“思政大课”等主题实践活动,实现实体课堂、艺术课堂与思政课堂的“多课同向”。

——探索一批扎根中国大地的思政课第三课堂教学点位。立足第三课堂建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大学生开展云游江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拔一批优秀青年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地走读,以此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自觉争当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

——建设一批课程贴近生活的思政课第四课堂数字资源。立足第四课堂建设,一二三课堂联动,借助网络和新媒体技术,通过声、光、电再现场景,让红色故事跨越地域,实现传播N次方,激发更多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让红色精神得以赓续和弘扬。

三、内容重点

以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为主题,以讲政治、讲道理为主要着力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善用社会大课堂、活动校园小课堂、巧用网络新课堂,在教学内容、备课方式、整合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上改革试验,探索构建四维立体课堂联动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一)站稳思政课教学第一课堂。第一课堂是指执行国家课程的教育教学“主阵地”,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即通常意义的理论授课。

一是建强思政课课程群。统筹全校力量,结合自身实际,重点围绕“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四史”等课程设定课程模块。

二是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推进集体备课制度,组织制作高质量课件、讲义、专题片等,帮助教师讲准、讲透、讲活。围绕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校史资源,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学生思政教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历史融入各学段各门思政课。

三是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在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及思政课教师“主讲+助讲”等“双师同堂”思政课,着力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等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二)拓宽思政课校内实践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校内参加的各类实践活动,包括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素质训练、科学研究、创新实验、学生社团活动、学生工作经历、文体活动等。

一是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要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将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社团等计入教学工作量。

二是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分。严格落实本科2个学分、专科1个学分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大纲,坚决避免实践教学娱乐化、形式化、表面化。

三是加强实践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要通过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社会实践类课程,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三)依托社会实践打造思政课第三课堂。第三课堂是指学生在校外、境内参加的各类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实践实训等活动,以及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要紧扣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利用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暑期“三下乡”、红色走读一线课堂等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将理论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注重总结实践教学成果,把优秀成果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支持优秀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案例推广,推动实践教学规范化。

二是建好用好大思政的教学基地。有效利用本地各类红色场馆、基地等开展红色走读,进行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访谈探究等,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百万师生大实践”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活动等,大力弘扬江西红土地的革命精神,不断拓展课程建设教学新途径。

(四)搭建云上思享思政课第四课堂。第四课堂是指教学过程中,使用移动互联网、手机App等技术构建而成的虚拟空间的教学形式。要善用数字化技术聚合教学素材和资源,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能够使思政课堂真正大起来、视野真正宽起来、内容真正活起来,让真理在云端传播、让思想在云端共享。同时,要探索建立跨校思政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各类优质资源的协同共享。

四、工作要求

(一)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四维立体课堂深度融合过程中,要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持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突出江西特色,赓续红色血脉。

(二)重点突出、任务明确。维立体课堂深度融合过程中,第一课堂要讲清理论做好主线,第二课堂要做好实践成为支撑,第三课堂要走向社会有效融入,第四课堂要善用数智一体贯通,进而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协同建设、同向同行。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切实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两张皮”现象。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组织保障

(一)推进系统建设。思政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全校一盘棋、全员一条心,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强化分类指导,确定统一性和差异性要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学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四维立体课堂建设格局。

(三)加强示范引领。持续深入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形成规模、形成范式、形成体系。学习成功经验,大力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形成广泛开展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落实支持保障。在推进四维课堂建设过程中,要落实各项经费保障,积极稳妥推进教学、管理、科研、薪酬等体制机制改革,制定专项支持政策,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确保参与改革的教职工教学工作量和薪酬待遇只增不减。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给予优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