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设

【大国工匠】周皓:大国工匠让党旗飘扬在深海科技最前线

作者:三亚日报 时间:2022-06-08 点击数:

“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考察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为专业从事深海科学研究的研究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对我们既是莫大的鼓励,更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工程实验室钳工周皓说。

近年来,他和同事们奋斗在科研创新第一线,集中发挥科研和工程技术优势,见证我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的海试任务,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实现了中国载人深潜跨越式发展。

今年42岁的周皓主要负责深海科研装备的加工、制造和维修工作。他用一双曾经每天锉削练习过万次、用坏的锉刀近千把、粗糙长满厚茧的手,做着最精细的活。精细到什么程度?他的手工加工的精度是头发丝粗细的1/27。“深海所工作特殊,需要研发能够承受万米以下海底压力的深海装备,海底压力相当于在小拇指指甲盖那么大的一块地方,放上一辆轿车的重量。每一个零部件的加工都需要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予以支撑,可以说风险大、责任大、难度更大。”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周皓至今始终保持着零件加工“零失误”的纪录。

2016年3月,刚成立不久的深海所面临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当时致力于寻求技术突破的周皓,发现自己刚好符合所有条件,由此结缘深海。自2016年进入深海所以来,周皓3次随“探索一号”科考船到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进行科考,在工作中解决各项海试科研装备的技术难题198项,合理升级改造86项,使国产自主研发的科研装备取得多项国际、国内第一,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科研装备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工作20多年,周皓也“拼”了20多年。从一名普通技校生,成长为为中国深海科考创造多项纪录、国产深海设备突破万米挑战保驾护航的“深海工匠”,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等多项荣誉。

在一次远赴马里亚纳海沟科考的途中,赶上冬季太平洋的台风季,一个巨浪打上甲板,把已经准备完毕的43套海底地震仪全部打飞,破损严重,而船上没有那么多备件可换。为了不影响接下来的科研任务,在这种常年出海的人都防不住晕船的恶劣天气下,经过26个小时的连续工作,周皓终于在第二天凌晨5时修复完毕,保证了第一条测线的正常布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获得万米级海洋人工地震剖面的国家。

投身深海的日子,周皓缺席了双胞胎儿子许多重要的时刻:孩子一周岁生日,他在马里亚纳;兄弟俩第一次在三亚过年,他在马里亚纳;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他在马里亚纳——虽然对家庭有亏欠,但是逐梦深海让他选择了勇往直前。

“在国际上,我国的深海科技事业起步较晚,为了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我们一直在努力,把党旗插在深渊科考现场,让党员冲在科考最前沿。”作为一名有20年党龄的“老党员”,周皓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海洋强国梦贡献全部的力量。他表示,他和同事们将面向世界深海科技前沿,为实现我国深海科技和装备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宏福大道2888号   邮编:330100

版权所有©中共hbs02红宝石线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