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设

【大国工匠】高喜喜:干一行,就得干出名堂

作者:中新网 时间:2022-06-16 点击数:

高喜喜在操作数控机床。张旭 摄

走进中国西电集团西安西电开关有限公司机械加工车间,数控机床旁,高级技师高喜喜正聚精会神的编程加工零件,他双眼紧紧地盯着旋转中的刀头,不时对其进行修正。

从成为一线工人至今,高喜喜的脚步一直没停过。“选择数控机床专业最主要是因为兴趣,再加上当时这方面的人才也比较稀缺。真正接触之后,就喜欢上了这个职业,也就坚持着学习下去。”

“只有自己足够优秀,才能带动更多人追赶超越。”在金属切割声此起彼伏的车间里,高喜喜告诉记者。

干一行,得干出名堂

高喜喜所在车间主要是为变电站高压开关生产零件。这里生产的“开关”并不是我们日常见到家用开关,而是特超高压变电站中的保护装置,业内人士称之为“断流器”,组装成型后的长度可达数十米长。

一组断流器。张旭 摄

刚进公司时,父亲就告诉高喜喜:“选一行,干一行,就得干出名堂。”牢记着父亲的嘱托,高喜喜在车床前钻研业务提升技能,一步步成长起来。

25年来,车间里的普通车床已更新换代为高精尖数控加工设备,高喜喜依旧默默奋战在第一线。每天接到派工单后,分析图纸、选择刀具、编程试切、测量分析、刀具补偿,高喜喜全身心投入,直到零件的尺寸、形状、位置精度丝毫不差。

2006年,企业与当时世界一流的瑞士电气设备企业进行合作,为一新建变电站生产开关设备,其中核心零部件“动触头”是由外商提供。但临近交付时,零件出了问题。重新采购时间紧、成本高,高喜喜提出不行就自己造。

“老外能干的咱也能干。我主动向领导请命,把这个任务承担了下来。但是仔细分析以后,当时有点后悔了,这活真的太难干了。”

难在哪里?零件是不锈钢材质的,里外均呈现圆弧形,其中最薄的地方仅有2毫米。“这是变电站开关的核心部件,整个圆弧不能有任何瑕疵,否则装上之后会出现高压放电,给整个电站运行带来危险。”

一个月的时间,经过和科研人员的沟通,高喜喜从绘图到确定加工方案,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反复试验,硬是拿出了试品零件。成品各项参数均满足技术要求。

而且,凭借在该项目研发过程中积累的坚实技术基础,他所在的公司随后参与制订了一系列特高压开关设备国家标准,为我国电力设备行业争取到了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西电集团的部分成果展示。张旭 摄

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

作为机加车间的一线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肯定是有的,但东西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多年来,他在岗位上用实践诠释着创新精神。

攻丝器是机床的一项重要功能,但由于部分机床上并没有配置控制它的程序,操作起来很不方便,一个零件甚至需要好几台机器才能加工出来,产品的加工周期被延长。

在这种情况下,高喜喜通过对进口设备的资料进行自学,在掌握了设备的全套功能之后,完成了对程序的开发和对攻丝器的控制。同时,他将原本只在普通机床上有的滚花工艺也开发到了数控设备上,使数控机床也能一次完成车削和滚花的工序,彻底完成嵌件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开发。高喜喜的努力,充分挖掘了数控设备的功能,解决了嵌件类零件的产能瓶颈,不仅将加工效率提高了40%左右,还缩短了零件的加工周期。

近些年来,高喜喜为响应企业自主创新、降本增效的号召,主动承担了公司500kV、800kV、1100 kV、发电机断路器、A型灭弧室、126kVGIS和252kVGIS缩小型及液压机构等产品核心零件的加工任务。“不能让难题从手中溜走,想方设法通过小改小革让设备发挥最大潜能”,这是他工作的方针。

你追我赶 攀比技术

高喜喜从业至今,他的合格率始终保持100%。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个变电站内,都能找到由他生产的零件。他多次承担国家重点电力项目开关设备核心零件的加工任务,为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他敢为人先、大胆创新,自制工装累计30多种,为提升企业数控加工技术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西安机电行业,“高喜喜”不单是一位数控机床操作工人的名字,它更是“技术品牌”的代名词,这是最让高喜喜感到自豪的事情。

高喜喜在进行作业。张旭 摄

高喜喜作为车间的技术榜样,他在空闲时间学习的行为也感染了很多人,在车间中形成了“高喜喜效应”。“这个主要是指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培养。以前工人们下了班,休息的时候就是各玩各的,我更多的是用这个时间对一些专业知识进行自学。”

高喜喜通过学习获得的荣誉,工人们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慢慢地,整个车间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工人们主动在下班时间学习技术理论。而在高喜喜看来,学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实在休息时和同事们聊天也是一种学,也许你有某一方面不太了解的,而另一个人比较清楚,能说几句话点拨一下,这也是一种学习。”

近年来,高级技工已经成为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关键性奇缺人才之一,技工短缺状况在全国带有普遍性,全国的数控机床操作工缺口高达60万人。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高喜喜也积极承担着数控机床操作技术的发展与传承。

对于刚进车间的新人,高喜喜有“传、帮、带”的传统。“新人刚进车间,虽然课本上的知识都有学习,但和实际操作之间差距还挺大的。”每天,高喜喜会在自己的工作完成之后,在车间中进行观察,大家有什么技术上的问题,他看到后都会及时指出,帮助工人进行改正。“主要还是技术方面,把我的一些经验告诉他们,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车间工人队伍也是有攀比的,你做的好我要超越你,同事之间,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间都是这样。”高喜喜这样总结车间的工作氛围。

尽管载誉无数,但高喜喜从来没有把自己看的和其他人不同。“我们这行有句话叫没有设计不出来的,只有加工不出来的,没有人敢说自己技术已经足够高了,还是需要不断学习。”(完)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宏福大道2888号   邮编:330100

版权所有©中共hbs02红宝石线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