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d923119983a34f59bd9728699d3d27d8
近年来,hbs02红宝石线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一体二维三融通,四课五走六单元”的“大思政课”新格局。学院以党建引领一体化发展,立足教学科研两个维度,推动学理、事理、政理“三理”融通,打造思政课第一、二、三、四课堂,通过“走进革命遗址、走进红色场馆、走进高校名师、走进理论大家、走进抗战英雄”五种途径凝心铸魂,以教研室为单元成立六个党小组,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
强化顶层设计 描绘思政课“新图景”
顶层设计为思政课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和战略支撑,“新图景”是对顶层设计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强化领导机制,强抓制度建设,压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学院明确思政课目标定位,结合学校“三元育人”理念,围绕目标设置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统筹教学资源,整合校内外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形成教学合力,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优化教学体系,使思政课的内容更加系统、完整,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国家最新政策举措等纳入教学内容,使思政课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互动式、体验式等新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立体化的教学平台,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打造精干队伍 盘活思政课“大棋局”
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而高校思政课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建设的关键主体和一线责任人,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是打造思政课“大棋局”的关键力量。学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结合学校“教师养德修为工程”,狠抓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积极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在学校“54321”青年教师培训工程基础上,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保证教学内容常讲常新。选拔骨干教师作为第一梯队,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建立以青年教师为主力的第二梯队,为课程建设提供师资保障。激发教师创新精神,以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为主导,坚持学生评价、督导评价、教师自评、同行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将评价结果作为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的依据,激励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创新教学改革 唱响思政课“主旋律”
学院积极强化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构建具有德育功能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形成了“三理融通‘4+7+N’思政课特色教学模式”,即将思政课的政治理性、学术理性和事实理性有机融汇于思政课教学当中;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活用校园小课堂、善用社会大课堂、巧用网络新课堂,形成思政课第一、二、三、四课堂联动的育人新模式,坚持内容为王抓“金课”建设;打造各类“思政+”活动,打造云上思享新平台,实现资源协同共享。讲好7门思政课,实现不同学段思政课程内容的螺旋式上升和有效衔接;开展“N”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推动思政课真正入脑、入耳、入心。同时,邀请社会专家、高校名师走上讲台,探索“双师同堂”“一课多师”“专题+艺术”等系列特色课堂模式,切实推动思政课讲活理论、做活实践、激活主体,让思政课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聚人气。
立足实践教学 画好思政课“同心圆”
学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教”与“乐”进行有机融合,让思政课“活起来”。邀请校外各界专家进校讲座,为师生搭建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开展“身边的榜样 行动的力量”青春思政课,邀请新四军老战士、优秀学生代表、毕业生代表上台讲述自身奋斗故事,激励在校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强化责任担当;依托本土红色资源拓宽学习平台,组织开展“一线课堂、红色走读”等社会实践活动,感悟思想伟力,坚定理想信念。举办“党史思政大课”“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教学汇报等活动,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强化专业学习的价值导向;结合大学生“领航计划”组织开展校内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微电影比赛,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和创新思想入脑、入心。
5年来,学院在大思政建设领域成绩显著。“大思政课视域下‘4+7+N’思政课特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学院教师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本科组三等奖;入选江西省高校思政课“双师同堂”示范课堂、“师生同台”示范课各1项;学院教师主持、参与省部级立项课题23项,公开发表论文151篇,其中核心期刊11篇。
思政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学院将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完善实施方案和措施,为思政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其不断创新发展,培养出更多具备坚定理想信念、深厚爱国情怀、高尚道德情操、扎实知识素养、强烈创新意识以及广阔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黄玉林 江星 于冰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