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实施“三元育人”教育理念,以第二课堂促进我校学风建设,特制定《hbs02红宝石线路寒暑假“4+X”活动实施方案》。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寒假是如何实施的吧!
21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 陈淑敏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翻开华丽的封面,开始走进这幅画:主人公阿米尔少爷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阿米尔赶走了哈桑,阿米尔后来对此行为深感痛恨,并在成年后返回故士“赎罪”。
作者用那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阿米尔记忆中的另一个阿富汗,与如今恐怖主义和战乱有着鲜明对比,令人震撼。
当然,令人震撼的不仅仅于此。书中那个仆人哈桑,当别的小朋友欺负阿米尔时,哈桑总是挡在前面,即使是-对六;当阿米尔被霸道孩子拦住去路时,哈桑勇敢地举起弹弓说:“放我们走;当阿米尔为了赢得爸爸的赞赏,让哈桑去追那只蓝色的风筝时,哈桑毫不犹豫转身就跑;当那些孩子堵住那风筝去路时,哈桑默默承受他们的伤害,口中却依然喊着:“为你,千千万万遍。”这份真挚的诺言,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也有形影不离的伙伴, 一起玩耍,一起上下学。可当一方有难时,又有多少人会勇敢无畏地挺身而出帮助他呢?答案是“寥寥无几”。为什么会是寥寥无几呢?因为我们都是阿米尔,心想着:“你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并且我们也从不会人付出。这也许正是我们最大的悲哀--自私、懦弱。看完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我们都应该向哈桑学习,学习他的勇敢,学习他的.....不要再像阿米尔那样。因为一个懦弱的疏忽而失去了人生中最宝贵、最纯真友谊。
21级智能科学与技术1班陈粮英 陈粮英
《读云边有个小卖部有感》
王莺莺是故事的主人公刘十三的外婆,一个十分能干,做事麻利,会生活的老年人。她会做各种好吃的,和我妈妈一样,就像会变魔术一样,“呼”的一下,就变出了一桌的好菜。她还十分爱打麻将,在云边镇开了一个小卖部。为了不让刘十三担心,从而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就这样一直陪着他过完了下半生。她患了肿瘤,但是并没有觉得悲伤,让人家都感觉她并没有得病一样。
故事的主人公刘十三,小时候特别淘气,偶然之下与程霜认识。成为了十分要好的好朋友,长大了的十三,被程霜和自己外婆压制。程霜是一个外表文静内心深处却住着一只老虎的女孩,是刘十三身边的人。因为偶然来到了这个镇子,偶遇了十三,留在了小卖部。最后外婆和程霜接连逝世,只留下了十三,谁都不能改变人生的命运和掌握人的生死。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可以照耀和温暖别人。就像书中的程霜一样。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离开十三,但仍在他身边陪着他。世界宽广,在人的生命中,总有一个陪着你,守护你的人。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可以照耀和温暖他人。就先书中的程霜一样。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离开十三,但人在他身边陪着他。世界宽广,在人的生命中,总有一个陪着你,守护你的人。“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是可以一直不说话,也可以随时说话。”
21级智能科学与技术2班 梁家辉: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中国人讲“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从而获得对于“道”的体悟,“唯道集虚”。这在传统的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中国古代的绘画,提倡“留白”、“布白”,用空白来表现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和广博深广的人生意味,体现了包纳万物、吞吐一切的胸襟和情怀。宗白华用翔实丰富的例子,提出了中国诗画、书法所表现的虚空要素以及从此形成的宇宙意识,他认为“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中国艺术最后的理想和最高的成就。他在我们面前舒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带我们去玩味古代名画的内蕴,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虚空之上。空中则荡漾着“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在这片虚空上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一山一水,都负载着无尽的深意。《美学散步》让我们体悟到中国画的“气韵生动,迁得妙想”之精髓。前者是说一幅画要涌动着宇宙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给人一种音乐感;而“迁得妙想”则是通往“气韵生动”的途径。所谓迁得妙想,就是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用本心去体味外物的内在精神,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内部,经过一番曲折,才可把握对象的真正特质和精神。
这种对“绚烂之后归于平淡的清新淡雅之美”的追求,体现了宗白华内心深沉孤寂之感。在现代文明高度高度发达下,人们的传统文化和生命精神日益失落,徘徊于这种矛盾的忧郁和苦痛的边缘,宗百华悲怆地喊出“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他反复提醒国人要意识到现代精神的颓废问题,这正是他作为一个孤独的灵魂对生命发出的呐喊与召唤,他把他的这种孤独的探索和冷静的思考引入了美学范畴,个体生命的孤独和落寞,在理想的自由艺术之境中完全可以转化为对生命的歌颂和追求。通过艺术对人性本真的追寻,他的孤独落寞得到了彻底地发泄,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人才能真正找到精神的家园,返回精神的故乡,抚平内心的伤痛,慰藉平日孤寂的灵魂。
《美学散步》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宗白华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合上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
希望大家无论在求学路上,还是其他的地方,都能有这样一个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