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设

【大国工匠】曹遂軍:方寸熔池熔煉夢想

作者:中工网 时间:2022-06-13 点击数:

“我觉得专注于自己手中的工作,并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极致,这就是一种工匠精神。”今年45岁的曹遂军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的一名焊工教练。

从最初的普通焊工到闻名行业的“金牌教练”,多年来,曹遂军用一双巧手把数万吨钢铁焊接得“天衣无缝”,不仅保持了职业生涯98%以上的焊接探伤一次合格率,连续13年被聘为国家级焊工技能竞赛裁判,而且多次走出国门,对外国焊工进行技术指导,带出的徒弟更是使我国首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即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

为“鸟巢”培训“钢铁裁缝”

说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鸟巢”,许多人并不陌生。这座由4.2万吨钢结构有序编织成的椭圆马鞍形体育场,施工过程中曾创下多项世界纪录。

而在曹遂军的职业生涯中,最让他自豪的,就是当年为“鸟巢”施工培养“钢铁裁缝”的经历。

按照当时的施工要求,“鸟巢”的外壳要采用国産Q460钢连接而成,这种特种钢材强度是普通钢材的两倍,厚度在100毫米以上,在焊接过程中,任何一处受力不均匀,都会影响安全,焊接施工难度空前。

面对“鸟巢”的焊接难题,抽调前来参建的焊接“精兵强将”们也感觉非常棘手。

如何确保“鸟巢”外壳焊接施工万无一失?关键时刻,工程技术顾问、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秘书长刘景凤想起了曹遂军。

2003年,还是青工的曹遂军就在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第六届焊工比赛中获得第2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在那次大赛上,曹遂军给身为评委的刘景凤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小伙子有绝活儿,他曾经在国内首次研制的耐热抗氢钢等复合材料焊接中攻克多项难题,填补了国内首次将这种特殊材料用于石化加氢装置的空白。”

2005年6月底,曹遂军应邀来到北京。他的任务是,给筛选出来的40余名电焊骨干当教练,手把手对他们进行操作培训和实际指导。

回忆当时的情景,曹遂军说,焊接特大箱型梁是“最难啃的骨头”,焊缝接口都是角度很小的单坡口,操作者需要手拿焊枪令焊丝探至活件根部施焊,质量极难控制,“整个‘鸟巢’钢结构焊缝长度近320公里,最后全部要经超声波探伤,合格率要达到100%”。

严峻的挑战反而激发出曹遂军的斗志。他和学员一起琢磨解决方案,通过一次次现场操作,让“鸟巢”高强度厚板焊接难题迎刃而解。一个多星期后,曹遂军顺利完成了教练任务。“毕业”的40余名学员又成了其他焊工的老师。

“金牌教练”绝活多

2011年10月4日晚,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在英国伦敦开幕,中国首次派出代表团参赛。在这次比赛中,中国选手裴先峰勇夺焊接项目银牌,使中国首次参赛即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

指导裴先峰的教练正是曹遂军。能在当今世界地位高、规模大、影响力大的职业技能竞赛夺取奖牌,曹遂军说,意义重大。

而这些年,曹遂军培训过的两千余名焊工中,已经有5人登上世界赛事的舞台,3人在全国焊工技能大赛中夺得第一名,100多人成为高级焊工。他也连续13年被聘为国家级焊工技能竞赛裁判,多次前往海外执行焊工培训任务。

长期的实践积累和教学研究也使他练就了能根据焊接熔池的细微变化判断焊机性能优劣等多个绝活。因此,他先后应邀为20多家焊机厂试验、调试、评价、改进焊机综合性能,在国内焊机生産领域声名远播。

2015年,在公司土库曼项目的镍基合金复合管焊接中,首次采用国産管材,采用传统的充氩措施不能保证管道内壁的保护效果。

“让我来试试。”经过不断摸索和改造保护装置,曹遂军带领团队不仅完成了新材料的焊接工艺试验任务,采用这种新型保护措施,还比传统方法可节约60%氩气用量,仅这一个项目的焊接施工就可创造经济效益20多万元。

经验丰富的焊工,在焊接中就知道刚刚成型的焊缝是否存在未熔合、咬边等缺陷,奥秘就在小小的熔池中。为了练就控制熔池的硬功夫,曹遂军每次焊接都会根据材质选用不同的焊接参数,在熔池的细微变化中调整手法和焊条角度,只求焊缝内部无缺陷、外形美观。

超常的听力,也成为曹遂军的独特优势:别人进行气体保护焊接时,电流、电弧和电压是否匹配,他一听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如今,在国内整个焊工行业,曹遂军已经称得上“金牌教练”。在企业,遇到焊接难活、急活,曹遂军都是第一个带人上的。

“电焊虽苦虽累,但我收获了很多,而且我还能把我的技能和收获传给我的徒弟们,让中国电焊技术一代更比一代强。”曹遂军说,今后他还是会专心做培训,争取为国家建设培育更多的优秀焊工。

钢铁焊工有一个文学梦

凭借着精湛技艺,多年来,领奖台对曹遂军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他先后荣获“焊工状元”、“全国技术能手”、“中原技能大奖”、“中原大工匠”、“河洛大工匠”等众多荣誉称号,是公司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焊接专家。带出的徒弟,也有多人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省技术能手、省五一劳动奖章、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在自己的行业能取得现在这么卓越的成绩,曹遂军说一部分靠他的努力,一部分也是命运使然。

曹遂军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在他考上高中后,由于无法负担他以后的教育费用,曹遂军的父亲决定送他读技校,可以学一门技术补贴家用。

“当时,我对焊接几乎一无所知,进入学校才知道,学焊接是一个枯燥乏味且特别辛苦的体力活。”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曹遂军说。刚上手焊接时,焊线走得歪歪扭扭,东一疙瘩西一块。再看看师傅们焊的,线是直的、面是平的,那真是“绝”!

为了提升自己的焊接水平,曹遂军白天干活时仔细观察师傅施焊细节,休息时翻看电焊工具书,一蹲一练就是半天。一面苦练技术成为优秀的焊工,另一方面,曹遂军也没把自己曾经“大学梦”磨灭。在参加工作后的5年里,他通过参加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后拿到了大专和本科文凭。 

但曹遂军自学的并非与焊接相关的工科类专业,而是文学类专业,这个整日与钢铁打交道的汉子内心始终有一分柔软。

“文学多姿多彩的世界一直吸引着我,学习文学让我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生活和世界有了新的看法。通过文学的熏陶,心胸也更宽广,让我更加懂得了宽容和谅解,懂得了尊重与珍惜。”曹遂军说,文学对他的影响是终生的。

从一名出身贫寒的技工走到今天,曹遂军感慨说,“无论在哪一行,做什么事,只要努力,只要热爱,就算在方寸熔池中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董君亚 记者闵亚平)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宏福大道2888号   邮编:330100

版权所有©中共hbs02红宝石线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