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改】教育学院开展第一批课改教师经验交流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2-03-2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课程改革是学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本科合格评估一项重要指标。根据学校2022年要点工作中提出的对课程改革工作要求,教育学院一直积极推进落实。为更扎实的推进课改工作,2022年3月25日,教育学院线上组织第一批课改教师进行课改经验分享交流会。

 

会议中,参加课改的教师们畅所欲言。发表了自己在课改中的实际情况,遇到的困难及取得的经验。

汉语基础课改教师卓筱芸老师认为:

课改要求我们的教学模式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要求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能参与课堂。

小学教育心理学课改教师许丽娟老师跟大家交流了课改中具体采用的方法:

 

我实行课改的对象是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6班的学生,他们学习态度端正。至目前为止,我已经采取任务驱动法、翻转课堂等方式进行了三次任务布置。

第一次布置的任务是:

(1)全班学生分为四组,每组设计一份小学生心理发展问卷,然后编制问卷星,之后利用网络去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活动,统计小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状况及学习情况。

(2)每组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本章所学内容,总结小学生学习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并根据心理发展与学习的关系,对如何促进小学生的学习提出一些具体化的建议,写一份调查报告。

在任务没布置下去之前,我在考虑是否要教授他们如何编制问卷星,在与同事曾老师交谈之后,我决定不教授,让他们自己摸索。

在任务展示时,学生们给了我大大的惊喜,不但每组利用问卷星编制了相关问卷,问卷调查报告也做的非常好,其中以龙丹婷为代表的那组完成得最出色,报告中以数据为主线,向大家展示了报告的信度和效度。

第二次我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每组自学学习动力理论中的一种(分别是强化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归因理论),然后制作相关PPT,下堂课向大家讲解。

每组都相应完成了任务,PPT做的也比较好。其中以徐思园为代表的那一组完成得最出色,主讲人徐思园同学在讲台上激情饱满、讲解精炼,唯一不足的一点是语速稍快。当然每组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发现大家讲解的时候抓不住重点,这是同学们需要加强的。

第三次我布置的任务是:

(1)全班学生分为四组,讨论:某学校五年级的年级组长刘老师想要在全年级开展一次“学习乐趣多”主题活动,如果你是刘老师,应该如何制订活动方案?

(2)各组根据讨论结果,结合本章所学内容,制订“学习乐趣多”的活动方案。

(3)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活动方案。

(4)实践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和体会。

在这一次的报告中,同学们的整体表现都非常棒,其中以罗婷、王羽洁同学为代表的那一组的活动方案非常精彩,PPT简洁大方、活动之间相关且层层递进、活动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等。当然问题还是存在的,有几组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出现活动不具体、设置不合理(活动之间没有递进)等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加强的。

经过这几次的课改,我觉得课改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

教育心理学课改教师李勤彪老师认为:

首先很感谢学校和分院提供的课改平台和资源让我的一些教学想法有了实践的机会从此次课改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实际课改过程和难度比想象要困难得多由于之前对课改班级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够透彻过于追求课改的创新和成果化导致学生的学习情况出现滞后的现象幸在听课老师和领导的指导下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减少自己对教学的主观控制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客观认识经常在课后与学生进行教学模式的讨论与交流从学生的角度去体会和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所在这也是我在这一阶段课改的重要收获

普通心理学课改教师刘书吟、张梅玲老师认为:

学校大规模课改这个学期开始,作为课改的一员,这一个月来也有收获一些经验与感受。我认为课改首先也是最主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转变教师教材为中心这样的传统观念,让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式也得到改变。我想到所教的21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同学们,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略有难度的学科,但从他们对心理学的兴趣出发,可以通过多种学习手段和方式进行启发引导其主动性,教学中发现基本上每一个班都认真的投入到了课堂中,课堂氛围也较好,很多学生在课堂和小组任务中也都比较积极认真,还有个别同学愿意提前主动展示学习成果让老师和同学给他提建议再回去修改进行下次汇报。这些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其次是要通过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及组间竞争意识,不断提升学生各方面自我发展能力与集体协作能力。我们是开学初就让班内自行分成6-8人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内部形成一个整体,然后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提前在学习通发布学习资源,小组任务,评价制度等实行翻转课堂,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学习探讨、资料查阅、成果汇报;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与空间,也通过小组之间的浅层次竞争模式刺激了小组去争取更多的平时分,由此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促进自我发展的全面提高。

最后我想说对是,课改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并不是说就是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我认为反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我们要对教材和学情有更好和更深的把握,有些学生在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时,可能知识点讲解不够清晰准确,不太能把握重点,这就需要我们再对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也要在不打击学生的前提下来对他们进行更好的引导启发与激励。此外,线上学习资源的提供,学习任务的发布等等也对我们现代教育技术以及课内外知识储备都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会利用相关软件,也要课后多花时间精力,由此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课改教师曾美红老师认为:

 

应学校第一批大规模课堂教学改革的呼声,我积极投入其中,经过几番课堂讲座、同行交流学习之后,将教学改革理念于课堂中加以实践,这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

利用学习通、慕课等线上软件,课上与课后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不仅课堂上能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课后还能结合视频巩固所学,正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这门技能性的课程。此外,为了突出学生主体,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结合视频,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而这样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让我非常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和勇于表达的积极性,由此作为我评价学生表现的主要方面之一。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不乏会有个别学生口语方言较重,容易在学生面前降低表达的欲望,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老师花费更多耐心与指导,采用“比上一次”更好的方式,“小步子”的积极反馈,逐渐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只有我们耐心去倾听,细心与感受,因材施教,就会一次比一次更好。

以上是我对实施新课改的一点心得体会,新课改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改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相信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改教师周文睿认为:

作为第一批课程改革的教师,在课改大环境的影响下,身为教师,我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我深入学习了OBE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我认为教学本就在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形成了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1、教学模式任务化。2、教学内容多样化。3、教学成果评价多元化。力争在教学改革中,使每一位同学不仅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能灵活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交流会最后,教育学院院长罗明丽强调了课程改革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课改教师从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和目的出发,积极推动课改各项工作。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宋春雷